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加快广汉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进程,2010年5月18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人员赴广汉市对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和澳门基金会援助工程进行专项督察。 督察组一行在听取了广汉市文物局局长张跃辉关于广汉市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和澳门基金会援助工程经费落实、工程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情况介绍后认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广汉市的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在方案编制、储备项目、开工、竣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以...
2010年5月8日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国家文物局专家与培训处处长王大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研究室王晓琨博士、《光明日报》记者董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陈小平在四川省安岳县文物管理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该县调研文物保护工作。 詹长法主任一行先后参观了石羊镇毗卢洞、圆觉洞,并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紫竹公园。詹主任一行对安岳的精美文物惊叹不已,尤其对毗卢洞紫...
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评审并报国家文物局同意,以川府函[2010]45号批准公布皇泽寺摩崖造像、永安寺、水宁寺摩崖造像、五龙庙文昌阁、平武报恩寺、南龛摩崖造像、富顺文庙、武侯祠、三苏祠、安丙家族墓地、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及遗址、杜甫草堂、水井街酒坊遗址、王建墓、泸定桥、...
中央第一批文物抢救保护资金共计6.2245亿元,近日已陆续下达德阳、广元两市及中江、广汉、理县等12个县(市)。据省文物局介绍,这笔资金占国家核定资金的25.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共有153项不可移动文物抢救维修保护项目、45处博物馆、文管所的修复加固重建项目、23处少数民族村寨保护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列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20多年前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我省(包括重庆市)记录了27000多处文物点。如今,第三次文物普查尚未完结,但全省各地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已达56685处,其中新发现达42831处,数量居全国第三—— 蓬溪县发现大型明代山寨遗址,会理县发现清三代断案碑,郫县发现明代壁画……每天,这类消息如雪片般飞到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去年3月以来,我省各地的“三普...
为了切实推进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检查指导并了解四川省灾后文物保护工程的有关情况,为下一步全面开展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制定科学、规范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并为拟于2009年5月12日前出版《汶川地震灾后抢救保护年度工作报告》做准备。2009年3月8日—9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组织“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工程专家组” 第一组专家吕舟、张之平、郑军、陈平赴阿坝州茂县、汶川...
“5.12”特大地震给北川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北川县城列为地震遗址进行保护,北川新县城异地重建。 为了保护好新县城永昌镇内的文化遗产,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配合新县城拆迁指挥部历时一个多月,在永昌镇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物调查,共查出62处文物点。其中包括古寺庙、古石桥、古民居、古墓葬及五六十年代的农田水利设施等。新县城撤迁指挥部的领导高度重视,将重要的文物点一...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安全系列通知的精神,2009年元月19日,四川省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同县安监局、县建设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对古城墙及东南门等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一次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对个别存在如安全通道不畅,随意搭建棚布等现象提出了警告,同时要求责任单位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文物安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